第四版:综合总第1204期 >2020-03-27编印

“织女”创业,敢想敢干
——记隆安县更丹女织基地创始人黄英兰
刊发日期:2020-03-27 阅读次数: 作者:县妇联  语音阅读:

黄英兰在家中检查布匹质量。

  2018年,“更丹女织”通过申请,获得了隆安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称号。而说到“更丹女织”,就不得不提黄英兰,她创立的更丹女织基地带动了当地30多户贫困户参与织布,给他们带来增收,帮助他们脱贫致富。

敢想敢干

  黄英兰是南圩镇四联村更丹屯人。以前的四联村,因交通闭塞,教育落后,村里人基本上只有小学学历,缺少技术,大家只能按照老一辈的方法去劳作,效率低产量少。黄英兰说,“玉米地收成好的时候,只够家里吃,如果遇到多雨季节,更望湖涨水泡了玉米地,那半年的辛苦就白费了。”2013年,黄英兰家还是精准识别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为了改变家里境况,她一直在寻思脱贫的方法。

  2012年脱贫攻坚工作正式开始,四联村派驻第一书记开展工作,修路、通自来水、通电等基础设施工程陆续建设。随着交通方便,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更望湖游玩。这让黄英兰萌生了一个想法,何不利用更望湖日渐兴旺的旅游业发展更丹女织产品呢?

  “更丹女织手艺在四联村已有几百年历史,相传,更丹女织的技艺是传自南宋黄道婆。自古以来,勤劳智慧的更丹妇女就有着自己种植棉花、自己纺织土布、自己刺绣缝制服饰的优良传统,千百年来世代相传。然而,受现代工业发展影响,传统技艺正渐渐衰落,若再不传承,更丹女织将面临失传,且近年来,传统手工艺品越来越受市场喜爱,学会一门手艺卖给游客说不定可以实现脱贫。”黄英兰敢想敢干,和姑姑、表妹商量着组建更丹女织基地。

  姑姑黄少红是村里为数不多的掌握了女织技艺的手艺人。起初,黄英兰将女织基地设在自家一楼厅堂里,找来几台古老的木头织布机。她和表妹许学敏跟着姑姑黄少红学起了更丹女织手艺。经黄少红指导,黄英兰和许学敏的织布技术越来越熟练,织布速度越来越快,最快时每天可以织2米。织好布后,她们把布匹做成各式各样的民族服装挂在家中摆卖,因更望湖的知名度不断提高,人流量增大,更丹女织服装和布匹卖得越来越好,一个月下来,平均每人实现净增收1500元左右。

  渐渐地,在黄英兰的影响下,村里一些妇女陆续加入到女织的行列中来,家里有传统织布机的妇女纷纷到基地来一起学习织布。基地订单多的时候,黄英兰会将材料分配给一些妇女织布,然后支付手工费给她们。黄英兰富起来的同时,不忘村里人,在她的带领下四联村30多户妇女加入织布行列,每户每月最高可实现增收2000—3000元。

初心不改

  2018年6月,更丹女织获得隆安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称号,收获到了社会更多的关注。四联村的扶贫后盾帮扶企业南宁市百货大楼也开始关注更丹女织,认为更丹女织是一张很好的村级名片,应该支持和帮助,决定在南宁百货大楼文化宫店给更丹女织免费提供展示场地,并组织媒体对更丹女织开展宣传。在百货大楼的帮助下,更丹女织逐渐进入城市人的视野里,女织的订单也渐渐多了起来。为改善更丹女织基地生产环境,挂职副镇长李深与后盾单位协调,后盾单位出资装修更丹女织基地,将女织基地打造成手工扶贫车间。2019年,在县妇联的积极推荐下,更丹女织被南宁市妇联认定为“壮乡巧娘工作站”并获得扶持经费2万元,更丹女织的名声越来越响,客户也越来越多,即便如此,黄英兰对更丹女织的定位始终不变,依旧坚持传统手工制作,做出精品,做出特色。

心怀感恩

  2018年10月,黄英兰入住震东集中安置区,从挑水煮饭的农村人成为住电梯房生活便利的城里人,还有了自己的事业,作为多年的贫困户,黄英兰家的变化可谓翻天覆地。黄英兰一直深记党和国家,还有几任第一书记的帮助,喝水不忘挖井人,她说:“将以自己的能力,再带动更多的贫困户脱贫,带动更多的贫困户巩固、提高生活。”(文/图 县妇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