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版:综合总第1206期 >2020-04-03编印

自强不息 不等不靠 走上致富路
——易地扶贫搬迁户陆裕心的脱贫故事
刊发日期:2020-04-03 阅读次数: 作者:雁江镇  语音阅读:

  雁江镇那朗村那朗屯陆裕心户是隆安县许许多多易地扶贫搬迁户之一,2017年之前,这个普通农村家庭过着平淡的生活,虽然不算富裕,但一家3口辛苦劳作,日子也还过得去。但是,2017年厄运降临到这家人,陆裕心的妻子李美金因病(颈部恶性肿瘤)入院,不但花光了家里的积蓄,也剥夺了她的劳动能力,还需长期每天吃药。因此,经过新增贫困户的层层评议、审核,陆裕心一家于2017年8月被纳入建档立卡低保贫困户,2018年7月被纳入易地搬迁户。

  生活的重创没有打倒陆裕心一家,党和政府的关怀,让他们重拾生活的信心。陆裕心积极参加农民夜校等技术培训,在农业部门的支持下,种植4亩双高糖料蔗基地。2018年底,甘蔗产量28吨,纯收入6000元。2019年又加种1亩,当年产量达40吨,纯收入8000元。

  家庭巨变也使得儿子陆念真正成长起来,他知道,单靠种几亩田地是不可能富裕起来,必须外出务工或者从事其他工作。但是家有2老,他不可能像其他年轻人一样远离家乡。因此,结合搬迁户在县城有住房的便利条件,经过开展市场调查,陆念认为开个小百货店是个可行之路。经过测算,开个小百货店需要15万元左右,经过多方筹措,所有亲戚朋友都找遍了,也只筹措到了9万多元,缺口5万元。得知这个情况后,驻村工作队、村“两委”干部、帮扶人伸出援手,及时把情况上报。在雁江镇党委、政府的协调下,2019年5月,雁江信用社给陆念发放了扶贫款5万元。陆念如愿以偿地在县城开起了日用百货批发店,李美金虽然干不了重活,也时常帮忙看店,在母子俩的苦心经营下,小百货店越经营越红火,每月至少纯收入2500元以上。

  2019年,在一家人的共同努力下,陆裕心家摘掉了贫困的帽子,走上致富之路。

  现在,陆裕心家庭一切都变好了,住进了震东集中安置区东森悦府小区宽敞明亮的套房,这除了离不开陆裕心家庭的辛勤劳作外,更离不开党和政府的关怀。陆裕心一家“不等不靠不要,坚持激发内生动力”的自强不息的精神,为广大贫困群体树立了良好形象。有人问陆裕心:“你们夫妻俩有养老金,有A档低保,儿子又在县城开店,为什么还要跑回来种那几亩田地?”陆裕心是这样说的:“我现在虽然已经65岁了,但身体还能干活,就要多做点,多存点钱,万一以后再生病了,就不用再给国家添麻烦了。再说等我生活好了,我就不用领低保金,让国家把这钱用在更需要帮助的人身上。” (雁江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