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版:专题总第1210期 >2020-04-21编印

关于印发重点场所重点单位重点人群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关防控技术指南的通知
联防联控机制综发〔2020〕139号
刊发日期:2020-04-21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十一、医学隔离观察点

  1.建立应急预案,规范防护与消毒流程,对工作人员进行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培训,做好个人防护及消毒用品等物资储备。

  2.做好场所的清洁和预防性消毒,保持环境整洁卫生,每天定期消毒,加强对公共区域内高频接触物体表面(如电梯间按钮、扶手、门把手等)的清洁消毒。

  3.加强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首选自然通风,也可采用机械排风。如使用集中空调,保证空调运行正常,加大新风量,全空气系统关闭回风。

  4.衣服、被褥、座椅套等纺织物应定期洗涤、消毒处理。

  5.建议实行送餐制,尽量使用一次性餐(饮)具,重复使用的餐(饮)具应“一人一用一消毒”。

  6.加强垃圾的分类管理,及时收集并清运。加强垃圾桶等垃圾盛装容器的清洁,可定期对其进行消毒处理。

  7.工作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佩戴医用外科口罩、一次性工作帽和一次性手套;与被隔离人员近距离接触时应佩戴KN95/N95及以上级别的防护口罩。

  8.工作人员应加强手卫生措施,并做好健康监测。

  9.当隔离人员诊断为疑似或确诊病例,并转移至定点医疗机构后,须进行终末消毒;对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消毒和清洗处理,经卫生学评价合格后方可重新启用。

  十二、铁路客运

  1.火车站等要做好个人防护及消毒用品等物资储备,制定应急预案,设置应急处置区域,落实单位主体责任,加强人员培训。

  2.建立员工健康监测制度,每日对员工健康状况进行登记,身体不适时应及时就医。

  3.在火车站入口处增加体温测量设备,对进出站乘客进行体温检测,高于37.3℃的乘客应在应急区域进行暂时隔离,再按照其他相关规范要求进行处理。

  4.加强通风换气。如使用集中空调,保证空调运行正常,加大新风量,全空气系统关闭回风。

  5.加强对卫生间、门把手、电梯按钮等公用设施和高频接触部位清洁消毒。有条件时配备速干手消毒剂,安装感应式手消毒设施。

  6.保持候车室和列车车厢等区域环境整洁,及时清理垃圾。

  7.对车辆进行清洁消毒,座椅套等织物应保持清洁,定期洗涤和消毒处理。

  8.列车宜配备手持体温检测仪,并在适当位置设立应急区域,临时隔离出现发热、咳嗽等可疑症状的乘客。

  9.推荐乘客网上购票,现场购票时与其他人保持1米以上距离,避免人群聚集。

  10.工作人员和乘客均应加强个人防护,佩戴口罩,做好手卫生。

  11.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或采用肘臂遮挡等。

  12.在车站电子屏、列车车厢滚动电子屏和广播等开展卫生防护知识宣传。

  13.始发或终点或者途经中、高风险地区的车次应通过售票控制乘客数量,尽可能安排乘客分散就坐。

  14.当出现新冠肺炎病例时,由铁路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终末消毒。  

  十三、道路客运

  1.客运站等要制定应急预案,规范防护与消毒流程,对工作人员进行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培训,做好个人防护及消毒用品等物资储备。

  2.建立员工健康监测制度,每日对员工健康状况进行登记,身体不适时应及时就医。

  3.在汽车客运站增加体温测量设备,对进出站乘客进行体温检测,具备条件的汽车客运站设置应急区域,高于37.3℃的乘客应在应急区域进行暂时隔离,再按照其他相关规范要求进行处理。

  4.客运站和客运车辆要加强通风换气。在自然气温、行驶速度等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开窗通风。适当提高进入服务区停车休息的频次,对客车进行通风换气。如使用集中空调,保证空调运行正常,加大新风量,全空气系统关闭回风。

  5.增加车站公用设施和公共区域的清洁消毒频次,卫生间配备洗手液(或肥皂),有条件时配备速干手消毒剂,安装感应式手消毒设施。

  6.客运站和客运车辆保持环境卫生整洁,及时清运垃圾,对车站公用设施和公共区域做好清洁,定期消毒。

  7.每次运营前对车厢进行清洁消毒,座椅套等纺织物应保持清洁,定期洗涤和消毒处理。

  8.客运站、三类以上客运班线客车、客运包车宜配备口罩、手套和消毒剂等防疫物资。

  9.三类以上客运班线客车和客运包车宜配备手持体温检测仪,将车厢后两排设置为应急区域,使用简易窗帘(盖布)遮挡,临时隔离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乘客。

  10.工作人员和乘客均应加强个人防护,佩戴口罩,并做好手卫生。

  11.乘客优先采用网上购票,现场购票排队或乘车时与其他人保持1米以上安全距离,避免人群聚集。

  12.在客运站和客运车辆上通过广播、视频、海报等开展卫生防护知识宣传。

  13.合理组织运力,通过售票、包车团组人数限制,控制乘客数量。始发或终点或者途经中、高风险地区的车次尽可能安排乘客隔位、分散就坐。

  14.当出现新冠肺炎病例时,应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指导下进行终末消毒。

  十四、水路客运

  1.水路客运站等要制定应急预案,规范防护与消毒流程,对工作人员进行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培训,做好口罩、手套和消毒用品等物资储备。

  2.建立员工健康监测制度,每日对员工健康状况进行登记,身体不适时应及时就医。

  3.在客运码头增加体温测量设备,对进出站乘客进行体温检测,具备条件的客运码头设置应急区域,高于37.3℃的乘客应在应急区域进行暂时隔离,再按照其他相关规范要求进行处理。

  4.保持排风系统正常运行,船舶行驶过程中,应使用最大通风量;气温适合的,建议船舱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5.客运码头增加公用设施和公共区域的清洁消毒频次,卫生间配备洗手液(或肥皂),有条件时配备速干手消毒剂,安装感应式手消毒设施。

  6.客运码头和船舶保持环境卫生整洁,及时清运垃圾,对公用设施和公共区域做好清洁,定期消毒。

  7.船舶宜配备手持体温检测仪、在适当位置设立应急区域,临时隔离出现发热、咳嗽等可疑症状乘客。

  8.有条件的船舶内部咨询台或服务台配备速干手消毒剂,优化服务流程,简化餐食供应。

  9.船舶每次出行载客前应对船舱、驾驶台等物体表面进行清洁消毒;定期对座椅等公用设施清洁消毒,座椅套等纺织物应保持清洁,定期洗涤和消毒处理。

  10.乘客和工作人员均应加强个人防护,佩戴口罩,并做好手卫生。

  11.乘客优先采用网上购票,现场购票排队或登船时与其他人保持1米以上安全距离,避免人群聚集。

  12.在客运码头和船舶上通过广播、视频、海报等开展卫生防护知识宣传。

  13.合理组织运力,通过售票控制乘客数量。始发或终点或者途经中、高风险地区的车次,尽可能安排乘客隔位、分散就坐。

  14.当出现新冠肺炎病例时,应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指导下进行终末消毒。(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