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版:要闻总第1220期 >2020-05-29编印

农仁富:扎根岑山,一心只愿强村富民
刊发日期:2020-05-29 阅读次数: 作者:李海玲  语音阅读:

  2018年3月27日,农仁富告别车水马龙的大城市和南宁市博物馆熟悉的工作岗位,来到布泉乡岑山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

  岑山村地处大石山区,自然条件恶劣,2017年底贫困发生率14.6%。面对岑山村严峻的贫困状况,农仁富从未畏惧,他始终牢记使命,坚持初心,急民所急,用实际行动践行一名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模范性。

狠抓党建促脱贫

  作为一名党员,农仁富来到岑山村后,狠抓党建促脱贫工作,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引导党员成为致富带头人发展产业,带领村民脱贫致富。此外,农仁富还鼓励党员多到外面参加党建活动,开拓视野的同时学习相应的种养技术,为岑山村发展种养产业提供技术支持。在农仁富的带领下,岑山村先后获得自治区三星级的基层党组织、自治区四星级的基层党组织荣誉。

强化产业促脱贫

  岑山村山多地少,人均耕地面积仅有1.05亩,且地块分散,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效益较低,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许多农户的土地闲置。在农仁富的带动下,该村利用闲置土地种植桑叶,建立小蚕共育基地,发展村集体产业,利用共育基地培育小蚕,将小蚕培育成中蚕后,再卖给农户养殖,一般农户再养15天蚕就能结茧。据农仁富介绍,蚕越小其患病风险越高,建立小蚕共育基地培育小蚕,一方面可以减少农户养殖风险,一方面也能通过基地示范作用,组织培训农户养蚕技能,提高农户养殖积极性。

  除了发展种桑养蚕产业外,岑山村还成立了手工编织扶贫车间。农仁富说,2018年,他和驻村工作队员通过走访了解到村里男性劳动力基本都已外出务工,剩下大多是女性劳动力,就想着把村里妇女组织起来建立扶贫车间,但起初村民对于建立扶贫车间的积极性并不高。当时,有一批大学生来到岑山村,农仁富给他们安排了一个任务,把村里的妇女组织起来跳广场舞。农仁富说,把妇女们聚起来跳广场舞有利于增强她们的凝聚力,同时也方便跟她们商量成立扶贫车间的事情。在农仁富不懈努力下,岑山村的妇女终于被他打动了,结束观望,同意加入扶贫车间。目前,有20多位贫困村民在扶贫车间务工,从事手工编织工作。此外,农仁富还鼓励村民发展家庭育肥牛、育土猪、种植南瓜等小产业。

完善生产生活设施促脱贫

  岑山村里的年轻劳动力基本都已外出务工,剩下的都是劳动力较弱的老人或残障人士,他们很多都会养牛或种植南瓜,需要进山割草喂牛或到地里种瓜收瓜。为方便村民进行生产活动,农仁富积极响应村民要求,帮助岑山村申请了2万多元钱修通生产路。农仁富说,路修通以后,村民可以开车到山里地里,割草收瓜都比较方便,减少了劳动强度,促进了养殖规模,目前岑山村单户养牛最多达到了20头,有位残障人士自己就养了5头牛。

  岑山村地处喀斯特地貌,水资源来源于地下河,水里矿物质含量高,而在雨季,水里含泥沙量也很高,不适人直接饮用。为确保村民饮水安全,农仁富和工作队员帮助岑山村全村安装了净水器。村民喝到干净的水后,农仁富还考虑到旱季水位下降,水泵抽水困难,村民缺水问题,他组织技术人员,将水泵下移,确保村民全年都喝上了水。

为大家舍小家促脱贫

  2019年9月,农仁富父亲检查出患有癌症晚期,12月底,父亲出院,医生告诉农仁富老人已时日无多。在父亲特别需要他陪伴的日子,因为工作原因,他没能陪伴父亲,仍奋战在扶贫第一线。2020年1月13日夜晚,农仁富接到电话说父亲病危,他安排交接好手头工作后,连夜驱车赶回三百里外的老家,终于在父亲临终前见到他最后一面,父亲拉着他的手,说了一句“好好工作”后瞑然长逝。因为没能在父亲最后一段时光好好陪伴他,农仁富感到深深的自责和愧疚。

  由于工作原因,农仁富与爱人长期分居两地。2019年7月,他爱人怀有身孕,作为高龄产妇,只能一边上班一边照顾自己。今年3月27日,在农仁富到布泉乡驻村满2周年的日子里,他的孩子出生了。按原计划,农仁富本该在那一天结束驻村工作,回家尽丈夫和父亲的责任。但正值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组织为保持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队员队伍的稳定,决定驻村第一书记延期,农仁富毅然响应组织号召,继续坚守布泉乡。

  两年多来,通过农仁富、驻村工作队员以及村委、村民的共同努力,2018年,岑山村实现脱贫摘帽,2019年,岑山村贫困发生率降到1.2%,村集体经济收入较2017年翻了近2.5倍。2020年5月,自治区批准隆安脱贫摘帽,消息传来,农仁富既高兴又感慨,能够在这伟大的脱贫攻坚战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李海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