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版:综合总第1221期 >2020-06-02编印

陆秋鹏:群众在心里,责任在肩上
刊发日期:2020-06-02 阅读次数: 作者:李海玲  语音阅读:

陆秋鹏(左)在岑山村检查蚕苗。

  布泉乡地处喀斯特地貌、石漠化片区,人多地少,土地贫瘠,很难形成大规模种植产业,山路难行,交通不便,养殖产业也严重受阻,村民只能外出务工挣钱,但由于缺乏技术,普遍收入不高。2017年底,布泉乡贫困发生率14.45%,脱贫攻坚任务沉重。

  2018年3月,陆秋鹏从南宁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派驻布泉乡任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分队队长,挂任乡党委副书记,跟布泉乡的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员们一起挑起了这个重担。

  一到布泉乡,陆秋鹏抽空就和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员入户走访,下到田间地头,探索布泉乡脱贫攻坚新路子。当时,布泉乡很多群众反映,除了部分外出务工人员外,村里还有很多剩余劳动力,平时都没有什么活儿干。

  了解情况后,陆秋鹏和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员们一起研讨,能否将这些剩余劳动力组织起来,发展适合布泉乡的产业,通过产业富民。

  布泉乡山区群众有家庭育肥牛传统,发展家庭育肥牛产业存在优势。为将家庭育肥牛产业发展起来,陆秋鹏与乡领导、工作队员经过充分的调查了解,决定首先在巴香村创立养牛示范基地,通过示范基地的传帮带作用,由养牛示范点的技术人员,对育肥养殖贫困户进行点对点,面对面培训,提高农户育肥牛养殖技术,激发农户养殖积极性。经过一年多的发展,现在布泉乡人均育肥牛达到2.1头。2019年初,几乎失明30年的新盏村村民零有东在该村第一书记的帮助下,通过手术重获光明。重获光明后,零有东也开始发展家庭育肥牛产业,养了7头牛,2018年和2019年,他家收入都达到了8万元,实现了脱贫。

  两年间,陆秋鹏带领工作分队坚持抓党建促脱贫,全力推进“产业富民”专项活动,指导各村驻村工作队大力宣传党的扶贫政策,引导党员成为致富带头人,促进家庭产业发展。

  如今,布泉乡除育肥牛产业之外,还拓展了养猪、布泉土鸡、种植甜南瓜、猫豆、种桑养蚕等家庭产业,这些家庭产业收入占村民家庭收入的50%左右。此外,还打造了11个现代农业生产示范基地,截至2019年底,产业示范基地共带动8700多劳动力就业,布泉乡贫困发生率降到了0.73%。

  在陆秋鹏的带领下,布泉乡的宜居乡村建设也取得较好成效。完成了农村厕所改造任务976户,农村厨房改造任务715户,公共照明项目任务9个,乡土特色项目建设工作全面完成。严格按照建设标准和要求,整合资源成立了“服务惠民”办理窗口,使惠民服务得以有序正常开展。深入开展乡村环境突出问题集中整治活动,进一步改善了乡村人居环境。

  陆秋鹏本应于今年3月就结束驻村工作,但由于疫情等原因,组织需要他继续留在布泉乡驻村,直到脱贫攻坚工作全部结束。驻村两年多,陆秋鹏觉得自己亏欠家人很多,他孩子今年8岁,正读二年级,因为工作原因,他陪伴孩子的时间很少。疫情期间,孩子做了57次作业获得了老师的表扬,但是他作为家长,给孩子作业签名不超过10次,没有履行好家长责任,被老师通报批评。

  今年5月,自治区批准隆安县脱贫摘帽,陆秋鹏表示,作为隆安县脱贫攻坚工作的一份子,他感到很自豪,在之后决胜决战脱贫攻坚的工作中,他会继续坚持,坚决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文/图  李海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