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呼唤担当,使命引领未来。都结乡党委书记隆耀强认真严格执行“十个带头从严”,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全面落实“十项制度”,从严管党治党,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作为都结乡4.5万人民群众的带头人和“领头雁”,隆耀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从严治党管党,认真履行主体责任,做好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各项工作的领导者、组织者、督促者,带领好三套班子成员、谋划好工作思路,充分发挥“头雁效应”作用,为脱贫攻坚、乡村建设不断出谋划策,创造新亮点、新特色。
在全乡人民的共同努力下,都结乡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圆满完成脱贫攻坚任务。都结乡是南宁市唯一的深度贫困乡,贫困村多、贫困面广、脱贫任务很艰巨。自2015年以来,该乡以“脱贫攻坚民心聚·山乡处处党旗飘”的工作思路,抓党建促脱贫,全乡上下真抓实干、尽锐出战、攻克了脱贫战场上的一个个堡垒,打赢了脱贫攻坚战。截至2019年底,全乡实现3870户15678人脱贫,16个贫困村(其中11个为深度贫困村)摘帽退出,贫困发生率由2016年初38.57%降至1.26%,脱贫成效明显。二是创新举措实施集中连片跨区域供水,解决群众饮水“痛点”。2016年以来,根据该乡属于大石山区、水资源匮乏的特点,因地制宜采取跨村联网、层层加压、集中供水、统一管理的“集中连片跨区域供水”模式,先后建成了都结红光玉良片区、平荣片区和配合县里完成了跨乡镇集中供水的陇选片区等三个片区的工程项目,让群众彻底告别了“看天喝水”的历史。实施集中连片跨区域供水经验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认可。同时,《人民日报》、新华社、《广西日报》等多家媒体对跨区域供水经验进行宣传报道。三是建立扶贫驿站,服务好群众就业增收,解决好农产品销售等问题。都结乡是劳务输出大乡,全乡外出务工人数达到1.5万人左右。结合本乡实际,建立了都结乡扶贫驿站,承担劳务技能就业培训服务、第一书记工作驿站、电子商务平台三项功能。有效解决贫困群众劳力供求信息渠道,服务好贫困群众的用工需求、农户的销售技能培训,促进增收脱贫。扶贫驿站成立以来,建立劳务输出求职登记1482人次,联系对接企业与农户实现就业352人。为农户售卖农产品包装3000多件,豆类2万多斤,辣椒酱1.5万件,带动了贫困户增收。四是建立扶贫车间,解决贫困户就业问题。在每个贫困村都建立了种养扶贫车间的基础上,引进了劳动密集型的编织、服装、电子、塑料加工等就业加工扶贫车间13家,累计创造就业岗位500多个,其中吸纳贫困群众400人,为就业群众年收入增加2万元以上。引导同乐、普权、龙民、更明等8个村投入村集体经济资金与广西那之味食品公司合作经营建设辣椒酱扶贫工厂,保价回收辣椒。那之味扶贫工厂于2019年7月份竣工投产,年产销辣椒酱达720万瓶,产值7000万元,带动上千户贫困户种植辣椒4000亩,另外吸收30多名贫困人口进厂务工,年增收3万多元,实现扶贫产业与扶贫车间有效融合带动贫困户、贫困村增收。五是积极发展特色产业基地,解决产业发展问题。该乡积极扶持贫困村建设扶贫产业基地或示范园,通过土地流转、提供劳务、技术培训及带动发展产业,带动贫困户增加收入,全乡累计投入2090万元,实施16个贫困村产业基地建设。通过“筑巢引凤”,引进广西扬翔、南宁百昌饲料等龙头企业进驻带动。六是多措并举,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自疫情发生以来,都结乡积极开展“先锋引领·十项行动”,严格实施网格化管理,明确岗位责任,强化防控措施,做好严防死守,实现了“零感染”“零确诊”。
严格自律,保持党员好形象。一直以来,隆耀强恪尽职守,求真务实,不断加强政治学习,提高党性修养,勤政廉洁,充分发扬一个共产党员应有的品格。谈到下一步的工作,他表示将继续发扬艰苦奋斗作风,始终保持虚心进取的精神,找准问题,认清差距,在以后的工作中要不忘初心、甘于奉献、敢于担当、砥砺前行,凝心聚力新作为。(隆 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