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际档案日的由来
1948年6月9—1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了一场专家会议,会上决定成立国际档案理事会(ICA)。2007年11月,为庆祝2008年6月9日ICA成立60周年纪念日,ICA全体成员在加拿大魁北克举行的年度全体会议上投票决定,将每年的6月9日定为“国际档案日”。201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档案局决定自2013年开始,把每年的6月9日即“国际档案日”作为档案部门的宣传活动日。2020年6月9日是第十三个国际档案日,今年宣传活动的主题是“档案见证小康路、聚焦扶贫决胜期”。
二、我县脱贫攻坚取得的成效
近年来,隆安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目标,按照自治区、南宁市工作部署,坚持以脱贫攻坚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认真贯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经过2016—2019年集中攻坚,实现63个贫困村全部摘帽,贫困人口由2015年底的18627户71152人减至2019年底的1242户3204人,贫困发生率由21.31%降至0.96%,2015年至2019年连续五年荣获全区贫困县党委和政府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一等奖和好的等次。2020年5月11日,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式下文批复同意隆安县等贫困县脱贫摘帽。
三、档案的有关知识问答
问:什么是档案?
答:它是指过去和现在的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从事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
问:我们身边的档案有哪些?
答:出生、学历、工龄、婚姻、房产、经济往来、生产经营、病案、社会生活等方面形成记录的文件、证件、照片、音视频、实物等载体均为档案。
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以下简称《档案法》自哪年开始施行?
答:自1988年1月1日起施行。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于2016年11月修改完善。
问:《档案法》规定了哪些法律责任?
答:有行政处分、行政处罚、责令赔偿和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问:谁对违反《档案法》的行为有处罚权?
答: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档案行政管理部门。
问:什么是档案的利用?
答:档案的利用,是指对档案的阅览、复制和摘录。
问:中国公民查阅利用档案需要提供哪些证件?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和组织,持有介绍信或者工作证、身份证等合法证明,可以利用已开放的档案。
问:利用者在查阅利用档案时应禁止哪些行为?
答:应遵守查阅档案的有关规定,不得涂改、损毁、丢失、伪造或者擅自抄录和复制档案。
问:我县档案馆现馆藏主要有哪些门类和载体的档案?
答:我县档案馆现馆藏的档案门类主要有文书档案、声像档案、实物档案、照片档案、婚姻档案、退役士兵档案、计生档案等。
问:到我县档案馆利用档案,县档案馆要收取费用吗?
答:不收取任何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