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泉乡巴香村咘卜屯板咘卜山半山腰上建有一个养殖基地—咘卜养殖基地。该基地于2016年6月建成,占地有600多平方米,主要养殖肉鸡、肉牛、黑山羊等。截至目前,共带动21户贫困户成功脱贫,为村集体增收2.4万元。
陆堂新是咘卜屯人,也是该基地负责人。他曾在广东做了十几年建筑工人。虽然常年奔波在外,但陆堂新一直心系家乡发展。2014年,经村民投票陆堂新当选村干部,他毅然选择回乡“任职”。那时候建筑工人收入都不少,巴香村的条件又还比较艰苦,水泥路还没有修通,陆堂新说,“家人并不同意我回乡当村干部,但是我想为村里的脱贫事业尽一份力,所以就回来了。”
2016年,巴香村鼓励村民在村里发展产业,争当致富带头人,从而带动贫困村民脱贫致富。陆堂新对此很感兴趣,他说,“发展产业等于创业,风险肯定是有的,但这也是难得的机遇,既是自己致富的机遇,也是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机遇,应该好好把握。”
2016年6月,陆堂新投入近14万元建成咘卜养殖基地,开始发展养殖产业。2016年—2019年,咘卜养殖基地主要以肉鸡养殖为主,3年时间共养殖并销售了3批肉鸡约8千只,净赚约10万元。目前,基地还有5头肉牛和17只黑山羊,其中肉牛准备出栏,按1.8—2.2万元的市场价,能获利4万元左右。
2017年起,咘卜养殖基地为贫困户提供代养代销服务。若贫困户无劳动力或全家劳动力外出务工,可将由后盾单位市政府拨款,通过以奖代补方式补助的6000元“入股”基地,由基地代养代销,基地将以分红方式在3年内分3期发放共6500元给贫困户,实现贫困户稳定增收。截至目前,咘卜养殖基地共为21户贫困户提供代养代销服务,已按时发放给贫困户共3.9万元分红。2017年,村集体入股咘卜养殖基地10万元,目前,基地累计为村集体经济增收2.4万元。
为更好发展养殖产业,陆堂新不断丰富和提高自己的科学养殖能力,他在养殖鸡、猪、牛、羊等方面都有研究,还为至少9户在家养殖的贫困户提供科学养殖的方法。
农小青是咘卜屯建档立卡贫困户,“因为老人截瘫,小孩还小”,她没有和丈夫一起外出务工。留在村里照顾老人小孩之余,她也会养殖一两头肉牛,为家庭增收尽一份力。
2017年,陆堂新开始带动农小青科学养殖肉牛。那年,农小青通过小额信贷借款3万元,扩大了肉牛养殖规模。“牛卖了就买新的牛犊回来,一直保持在四五头左右。”农小青说,“刚开始,我们没有科学养牛的经验,陆堂新会经常给我们贫困户提供技术指导,我跟他学到了不少科学养牛的技术。”
3年多来,农小青通过养殖肉牛实现家庭增收6万元左右,再加上丈夫外出务工赚钱,农小青说,“2019年,我们家基本还清了建新房时向别人借的钱,家里还添置了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等家具,实现脱贫了。”
截至目前,陆堂新共带动21户贫困户实现了脱贫。陆堂新说,“看到这些贫困户陆续脱贫,高兴是肯定的,但也有些心酸,因为这一切来之不易。”
咘卜养殖基地里鸡圈已经“鸡去圈空”半年多了,占地600多平方米的基地现在只有17只黑山羊和5头肉牛。陆堂新解释,去年11月份第三批肉鸡全部出栏后,他就没再养鸡,“利润比去年少了许多,肉鸡市场价格波动太大,现在行情不好。”
瞬息万变的市场给陆堂新带来的风险远不止于此。2018年4月,陆堂新以每头430元左右的价格买进49头黑猪,陆堂新说,“当时黑猪行情不错,谁曾想2019年上半年我国爆发非洲猪瘟,导致肉猪价格低迷。死了6头,剩下的43头黑猪卖了2万多元,只拿回了买猪苗的本金,6万左右的饲料钱全赔了。”
2019年以来,陆堂新的养殖事业可谓跌宕起伏,但他对养殖基地未来的发展充满了信心,并且已经有了清晰的思路,“以目前的经验来看,牛羊养殖比鸡猪养殖更能抗风险,我下一步打算发展黑山羊养殖产业。去年11月份,我已经买进17只黑山羊,过段时间还会再买进20只母黑山羊,通过让母羊繁育扩大养殖规模,减少养殖成本。目标是这几年将基地的黑山羊养殖规模扩大到500只。”陆堂新相信,只要肯干敢干,总有一天会带着村民一起富起来。
在巴香村,像陆堂新一样的致富带头人还有许多。2016年10月,巴香村龙凤种养专业合作社成立,下设有巴香、龙王、咘卜、那坛4个养殖基地,这些养殖基地都是由那些敢干先干的致富带头人建设而成的,3年多来,4个基地充分发挥养殖示范户的引领作用,采取“1+9”模式(即1个养殖大户至少带动发展9个建档立卡贫困户科学养殖),辐射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科学养羊、养猪、养鸡、养鸭等,形成了巴香村特色产业格局,目前累计为村集体经济增收约10.4万元。据了解,2017年,巴香村已经实现整村脱贫。(文/图 李海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