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上午,南圩镇銮正村育肥牛产业示范园内仅屯基地里,内仅屯村民李荣壮正在用碎草机粉碎玉米秸秆,他在基地里养了5头牛,准备喂食。
李荣壮介绍,村里山多地少,没地方搭建牛棚,以前都是楼下养殖,楼上住人。2019年,内仅屯育肥牛基地建成,为农户免费提供牛栏,李荣壮将牛拉了基地喂养,并扩大了养殖规模。
除李荣壮家外,村里还有90多户农户在基地集中养牛。近几年来,銮正村通过多方筹资,先后建成育肥牛产业示范园外銮屯、内銮屯、上礼屯、内仅屯基地,每个基地内都设有两个牛棚,一个出租给党员致富带头人用于育肥牛,另一个免费提供给村里农户养牛。
銮正村第一书记田轶解释,村里有养牛传统,但养殖习惯不科学。为农户提供集中养殖点有两个方面原因,一是推行人畜分离,改善村民的人居环境。二是改变农户养牛品种,提高农户养殖效益。
以前銮正村农户以养殖本地土牛为主,土牛体型较小,利润不高。这几年,为提高农户养殖效益,该村以4个基地为基点,由党员致富带头人帮忙选购,不断辐射带动农户养殖西门塔尔、利木赞等体型较大的品种牛。
临近中午,一辆蓝色货车驶进銮正村育肥牛产业示范园内仅屯基地,车上是銮正村育肥牛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党员致富头人隆富康从镇上亥日市场买回的5头牛。
隆富康介绍,这5头牛中有3头是已经能交配的母牛,用来跟农户交换架子牛。另外2头是他选购的体型较好的公牛犊,将暂时放在基地里,等农户购买。
为帮助农户买到优质牛犊,隆富康经常到南宁、靖西、天等、南圩等地市场选购。他一个月能买回约30头牛犊,一年能为农户提供300多头牛犊。
隆富康告诉笔者,目前,村里的牛犊主要由他提供。有些农户没有本金购买牛犊,隆富康会先提供牛犊给他们养殖,再回购架子牛育肥。回购价格为扣除本金后价格。
据了解,隆富康不养殖牛犊,都是收购架子牛育肥,之后卖出育肥牛获取收益。一头牛犊养成架子牛约需一年时间,收益在4000元左右,一头架子牛育肥约需半年时间,收益在5000元左右。
截至目前,在基地带动下,銮正村共有380户从事育肥牛养殖,育肥牛存栏共850头。育肥牛养殖产业年收益在180万元以上。
田轶介绍,2019年,4个育肥牛养殖基地以交租或分红方式为村集体经济增收共14.75万元,为约10户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每人每月工资约1500-2000元。
据了解,銮正村作为十三五期间整村推进贫困村,南宁市56个深度贫困村之一,近年来,坚持因地制宜,宜种则种、宜养则养的原则,除发展育肥牛养殖产业外,还发展了木薯种植、中草药种植、生猪养殖产业。
2018年,銮正村已实现整村脱贫摘帽。2019年,该村贫困发生率由2015年的59.8%降到0.07%,村集体经济收入共24.75万。今年,该村被评为自治区集体经济示范村,是隆安县唯一获此殊荣的村子。也是今年,该村党组织被南宁市正式批准为第四批五星级农村基层党组织。(文/图 李海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