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版:要闻总第1240期 >2020-08-11编印

积极探索创新 激发党建工作活力
刊发日期:2020-08-11 阅读次数: 作者:林丕武  语音阅读:

  近年来,县政协党组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积极探索政协党的建设工作特点规律,着力创新制度规则、工作机制、平台载体和方式方法,以创新推动政协党的建设向纵深发展,有效激发了党建工作活力。

  创新制度,建立委员管理新规则。县政协党组积极协调推进,牵头起草《关于加强新时代人民政协党的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修订《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隆安县委员会关于制定政协年度协商工作计划实施办法》等17个制度文件,新制定出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隆安县委员会大会发言工作规则》等4个制度文件,为政协系统党的建设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2019年全县173名政协委员(不包括县政协领导班子成员)共参加政协组织的会议、视察、调研等履职活动1841人次,人均参加活动10.64次,委员履职积极性全面激活。推行委员动态管理和退出机制,对不认真履行职责、不作为的委员,区别不同情况予以告诫谈话、通报批评、警告、劝辞、撤销委员资格等处罚,促进委员提高“有为”才能“有位”意识。

  创新机制,开拓党建工作新广角。县政协创新党建联系工作机制,实行政协党组成员联系界别、政协党组成员联系委员联络组、党员委员联系无党派人士界、党员委员联系党外委员以及党员常委履职建言点评“四联一评”工作机制,做到哪里有政协委员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的组织,哪里有党的组织哪里就有健全的组织生活和党的组织作用发挥,实现政协系统党的工作全覆盖。截至目前,县政协在乡镇、华侨管理区和县直单位有20个委员联络组,每个联络组均有政协党组成员和机关委室党员委员对口联系。创新建立履职成果反馈机制,及时把县党政主要领导对委员意见建议的批示和建议办理情况通过委员微信平台反馈给委员,不断增强委员成就感、责任感,激发履职积极性。创新激励机制,及时总结、宣传推广委员特别是党员委员履职典型经验,选树党员委员“红色标杆”,激活“红雁效应”。

  创新平台,打造党建工作新模式。县政协按照“党组+委员+基地+贫困村、贫困户”的模式,创新开展委员企业“扶贫带富”基地创建活动,打造党建工作新模式。活动中,县政协党组引导、组织基地把党支部建起来,把组织制度立起来,把党员身份亮出来,把组织活动带起来,充分发挥党组织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促进委员履职显成效。目前全县共设立了12个委员企业“扶贫带富”基地,其中有5个基地成立了党支部,12名基地委员中有6名为中共党员,占50%。基地成为我县社会扶贫的重要载体和重要力量,在助力全县脱贫摘帽上发挥重要作用,成为县政协“党建助脱贫”活动的成功典范。

  创新方法,构筑献计献策新密度。县政协党组针对过去部分委员撰写提交社情民意积极性不高、质量不高的问题,出台了《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实施办法》,在政协委员可以随时反映提交社情民意信息的基础上,创新实行社情民意信息提交任务分配制办法,即把每个季度的信息任务分配给若干个委员联络组负责完成,变以往社情民意“撒网征集”方式为“定向征集”,变政协委员“自愿”撰写为联络组按任务“硬性”完成,大大提高了委员社情民意信息的数量和质量。在信息征集中,要求党员委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带头开展调查研究,带头撰写社情民意信息,带动“社情民意直通车”顺利运行。近年来,县政协共征集委员社情民意信息292篇,委员人均提交1.63篇;共编辑出版《委员信息》15期116篇,获有关部门采纳或吸收达60多篇,委员社情民意信息提交数、编发数均大大超过往届。委员社情民意定向征集编发工作有效填补了委员日常履职“细项”,党员委员模范带头作用得到了充分体现,委员献计献策的积极性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林丕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