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版:专题总第1254期 >2020-09-29编印

今年国庆中秋“双节”同过,下一次要等11年
刊发日期:2020-09-29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今年,中秋节和国庆节重合,8天豪华假期终于要来了。有人好奇,为什么会出现“中秋遇上国庆”的情形?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科普部主任张旸表示,其实中秋节和国庆节总是紧紧相随。下一次“双节同日”,要等11年。

11年后两节再次同天重合

  一年中,最让人期盼的毫无疑问是国庆节了,毕竟这是除了春节以外放假时间最长的假期,同时也是秋高气爽最适宜外出旅游的假期。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中秋节这天一家人团团圆圆,吃月饼、看月亮。今年,这两个节日约好了双叒叕来,8天豪华假期套餐让网友们激动不已。

  据张旸介绍,中秋逢国庆是正常历法现象,中秋节和国庆节总是形影不离,紧紧相随。上一次出现在2009年10月3日,今年出现在10月1日。那么,下一次中秋和国庆“重逢”是哪一年?2023年的中秋节是9月29日,紧跟着就是国庆节;2025年的中秋节在10月6日;2028年的中秋节是10月3日,中秋国庆“喜相逢”;2031年10月1日,中秋再逢国庆,且双节在同一天;10月4日再逢中秋,则要等到2036年。

  中秋节最重要的自然是赏月,难得一遇的浪漫双节,你打算和谁一起赏月?据张旸介绍,今年的中秋月是名副其实的“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满月将在中秋节的第2天,即10月2日清晨5时05分出现。张旸说,月亮的大小通过肉眼基本上没法分辨,十五的月亮仍然相当饱满,只要天气晴好,依然会是个花好月圆的夜晚。  

中秋和国庆为啥总挨着?

  中秋节俗称“八月半”,固定在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细心的公众不难发现,同样是中秋节,有时是在阳历9月,有时又会在阳历10月。为啥中秋节在阳历的日期时早时迟?张旸告诉现代快报记者,这是由于农历和阳历转换造成的。

  阳历中,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为1个回归年,平均365天、闰年有366天。而我国的农历规定大月30天,小月29天,一年12个月共354天或355天,比1个回归年的天数少11天左右。4年下来,就少了1个多月。久之,就会出现时序和天时错乱的怪现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便采用“置闰法”,每19年中,农历会设置7个闰月。

  2012年的中秋节是9月30日,2013年是9月19日,2014年是9月8日,2015年是9月27日……你找到规律了吗?我们以2012年为例,由于农历一年比阳历少11天左右,因此到了2013年,中秋节要前移11天,即出现于9月19日;到了2014年,中秋节再前移11天,便出现在9月8日;到了2015年,可能会出现闰月,农历一年的天数比往常多出30天,因此中秋节的日期是在上一年9月8日的基础上,先往前移11天再后推30天,也就变成了9月27日,比2014年推迟了19天。

  张旸说,中秋节在不同年份中的阳历日期,要么提前11天左右,要么推后19天左右,最早和最晚的中秋节相差一个月左右。“农历的闰月如果加在8月之前,大多数会造成中秋国庆‘相撞’的情况”。  

外出旅游“五做好”,节日聚会“三牢记”

  今年中秋加国庆长假一共是8天,国内消费者的出游热情大幅上涨。近期,国内多地景区掀起门票降价甚至免票的热潮,在国庆黄金周期间也能享受优惠。湖北全省A级旅游景区对全国游客免门票开放,一直持续到今年年底,包括“十一”黄金周在内。山东泰山、三孔、天下第一泉等81家国有景区将大幅降低门票价格,部分低至2折。新疆业对游客实行A级景区免门票、星级酒店住宿优惠、自驾游游奖励政策等八项旅游优惠政策。有数据显示,最近三个月城市周边的自驾游用户数量持续增长,汽车短途租赁也受到关注。

  为了吸引更多的客流,抢占国庆出行市场,线上旅游企业纷纷拿出大招,补贴战、促销战悄然打响了。各种大手笔的优惠措施,是最好的吆喝。这不仅将大幅减少游客出游的成本,刺激着民众出游的热情,同时也有望带动当地酒店、餐饮、购物、演出、娱乐等全链条产业的恢复发展。

  双节”将至,出门旅游如何做好防护?假期参加聚餐聚会等活动是否有风险?目前仍处于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小编在此送上“双份”健康提示:外出旅游“五做好”,节日聚会“三牢记”!

  一是“做好出行准备”,了解目的地疫情风险等级和防疫政策,查询景区限流、预约等资讯,提前规划并准备好健康码,出行前准备好口罩、免洗消毒液、纸巾、自用筷子勺子、水杯等个人用品,在外住宿要提前预定卫生条件良好的酒店;

  二是“做好旅行防护”,乘坐飞机、火车、汽车、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时全程佩戴口罩,并配合交通部门采取的各项防控措施,尽可能少触碰公共物品,勤用流动水加肥皂或洗手液按照“七步洗手法”规范清洗双手,在外不方便时可用免洗消毒液,彻底清洁双手前不要触摸眼口鼻,建议采用非接触式的电子化支付方式;

  三是“做好饮食卫生”,选择干净卫生、通风良好的餐馆就餐,避免拥挤,可错峰就餐或打包外带享用,也可考虑自备食物,不喝生水、不食用野味,两人以上合餐时应使用公筷公勺;

  四是“做好行程记录”,包括飞机、火车等公共交通工具的班次、时间和座位号,住宿宾馆、用餐餐馆和娱乐场馆的名称、地址、房间号及同伴人员等,一旦出现相关情况可及时追溯;

  五是“做好健康监测”,旅行过程中出现发热、干咳等症状,立即就近到医院发热门诊就诊。

  一是牢记防护,与人近距离接触以及在密闭或通风不好的场所应佩戴口罩,并保持一米以上的社交距离;

  二是牢记卫生,勤洗双手,就餐时使用公筷,避免个人餐具直接接触菜品;

  三是牢记健康,节日期间不暴饮暴食,注意荤素搭配,饮食有度并配合适量运动,尤其提醒有发热、咳嗽等症状的人员,应避免参加聚集性活动。  

外交部提醒:尽量避免非必要跨境旅行

  外交部领事司9月28日通过微信公众号提醒中国公民国庆中秋假期尽量避免非必要跨境旅行。

  外交部领事司指出,当前仍处于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时期,不同国家和地区采取不同的旅行限制措施,中国公民海外出行仍面临较大健康和安全风险。

  外交部郑重提醒,中国公民要密切关注外交部和驻外使领馆发布的安全提醒和海外疫情信息,充分评估当前国际旅行可能带来的交叉感染、滞留国外、隔离期长等严重风险,坚持“非必要,不旅行”原则,在国内的尽量避免出国旅行,在国外的尽量避免跨境流动。

  确需出国的留学、经商、务工等人员,妥善安排个人行程,关爱自身健康安全,行前务必详细了解目的国入境、中转、疫情防控等政策,充分掌握疫情防控与健康知识,并提前做好相应准备。海外中国公民如遇紧急情况,可联系中国驻当地使领馆寻求领事保护与协助。(内容整理自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