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版:要闻总第1266期 >2020-11-20编印

产业发展春风起 农民致富驶上快车道
刊发日期:2020-11-20 阅读次数: 作者:陈建倬  语音阅读:

卢春众在金福火龙果基地当上“双薪”农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产业扶贫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也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帮助群众就地就业的长远之计。近年来,我县结合实际,通过政策扶持、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打造特色产业扶贫示范园等一系列举措,让产业扶贫成为了撬动我县贫困大山的支点,有力地解决了贫困人口收入低等问题,促进群众增收致富,助推我县打赢脱贫攻坚战。

  在乔联村芭钩屯的一处牛棚里,笔者看到了正在喂牛的黄伟。虽然现在的他是乔联村远近闻名的“牛人”,但是在几年前,为了治好他的白血病,花光了家里所有积蓄,陷入了贫困的窘境。就在当时一家人还为收入发愁的时候,政府发展产业的春风已经吹到,在第一书记的帮助下,黄伟拿到了第一笔2万元的扶贫小额信贷开始发展养牛产业,加上县里的各种产业补贴,黄伟一家的生活又有了起色,生活渐渐回归正轨,靠着自己的努力脱了贫。

  现在,黄伟的牛舍里住满了牛“住户”,在这场脱贫攻坚战中,政府的产业政策就是助他战胜贫困的那股东风。黄伟致富摆脱贫困后,周围的乡亲们纷纷跑来向他询问致富的诀窍,在传授养殖经验的同时,他也充当起了政策宣传员,向乡亲们宣传产业政策,引导乡亲们一同迈向小康。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在黄伟的带动下,芭钩屯的村民们都乘上了这趟产业发展的东风,纷纷申请小额信贷发展产业,乔联村的山谷间变得热闹了起来,养鸡的、养牛的……各种产业养殖业五花八门,在这样人人争先致富的氛围下,乔联村的致富路越走越宽阔,越走越明朗。

  金秋的晨光带着丰收的喜悦洒在了希望的田野上。11月,正值火龙果丰收的季节,在金福火龙果基地,卢春众与工友们正在地里忙碌着,一个个硕大的火龙果被他们熟练地摘下,不一会就装满了一筐。卢春众说,自从把土地流转给了公司,自己就成了“双薪”农民,既有租金收入又有工资收入,现在红彤彤的火龙果就像他红红火火的日子。

  金福农业在“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贫困户”的产业发展路途中,探索出了“五金”带贫益贫模式,实现了公司有发展、贫困户有收入、村集体经济有收益。农户将土地流转给公司收取租金,在享受产业发展的红利时,又可以到基地务工领到薪金,还可以通过与基地反包管理火龙果地块享受反包管理酬金与超产分成奖金,既增加了农户的收入,也极大地带动了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近年来,我县着力拓宽产业发展路径,走出来一条隆安特色的产业发展之路。积极引导贫困群众发展“一户一增收”自选产业,对有发展条件和意愿的贫困户,在脱贫攻坚期内扶持3500-30000元奖补资金,2016年以来累计发放贫困户“一户一增收”自选产业奖补资金13295.49万元,受益贫困户39766户;同时,发展带贫益贫的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发展、培育了火龙果、香蕉、猪、牛、鸡等“5+2”特色产业。目前,我县共有火龙果、香蕉、柑橘种植基地311个,种植面积30.9万亩,牛存栏5.63万头,鸡年出栏量达843万羽,带动了17054户贫困户发展,覆盖率达94.32%;2017-2019年共投入9964万元,在63个贫困村建设产业扶贫示范园(产业基地),占全县贫困村比例100%,受益农户7000多户,其中贫困户1700多户,带动务工增收8300多人,为我县打赢脱贫攻坚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文/陈建倬 图/欧文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