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版:综合总第1296期 >2021-03-09编印

多举措打赢脱贫攻坚战
——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县扶贫办工作纪实
刊发日期:2021-03-09 阅读次数: 作者:隆 暄  语音阅读:

扶贫办主要领导与震东社区“两委”班子成员一起为震东集中安置区持续发展出谋献策。(潘 华 摄)

  2月25日,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县扶贫办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

  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县扶贫办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严格按照中央、自治区党委和南宁市委以及县委的统一部署,认真贯彻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聚焦“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2020年5月,全县贫困人口(2015年底精准识别71152人)全部“清零”,63个贫困村全部脱贫摘帽,我县退出贫困县序列。2015年至2019年我县连续五年荣获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滇桂黔石漠化片区考核一等奖和综合评定等次为“好”。

推进实施跨区域集中连片供水项目

  为了顺利推进实施跨区域集中连片供水项目,县扶贫办主动作为,积极协同有关部门开展各项工作。摸清底数。全面排查找出存在季节性缺水、饮水问题较集中的乡镇和村屯,为开展工作摸清底子。因情施策。将存在季节性缺水问题比较集中和突出的18个行政村156个自然屯划分为5个集中供水区域,寻找合适水源,实施跨乡镇、跨村屯远距离引调水的集中连片供水工程建设。统筹力量。充分拓宽资金来源渠道,投入全县5个跨区域集中连片供水项目资金达2300多万元,共实施项目9个,建成集中水厂5个,高位水池21个,加压泵站14个,铺设供水管路达217千米,从根本上解决3.2万多群众的季节性缺水、饮水安全等问题。《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中央、自治区媒体对项目建设成效进行了专题报道。

探索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项目

  探索建设易地扶贫搬迁震东集中安置区。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易地扶贫搬迁”“生态移民”“新型城镇化”政策,实现“一个家、一个学位、一个岗位”搬迁安置发展思路,建设了震东集中安置区。2018年9月,集中安置区3个小区建成并交付使用,2019年逐步搬迁入住5847户、安置贫困群众24423人,实现“搬得出”目标。推动震东集中安置区可持续发展。建设配套市政设施、公服设施、农民工创业园,为贫困群众提供便利,并保障其就近就地就业创业。抓好震东集中安置区后续管理。成立震东社区和社区党委,设立震东社区政法综治中心、党群综合服务中心等管理服务机构,落实物业管理,引导搬迁户勤劳致富。

全力抓好东西部扶贫协作

  提高帮扶项目成效。将广东对口帮扶1.35亿元集中投入易地扶贫搬迁震东集中安置区配套粤桂小学、农贸市场等项目,惠及贫困人口34278人。密切劳务、产业协作。联合举办近100场招聘会,推荐就业岗位1.2万个,帮助我县贫困人口到广东就业;积极推进消费扶贫,为最大程度降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推动农特产品销往广东并实现销售额1.8亿元,帮助贫困人口1019人。促进人才交流。共派出1231名党政干部、教师、医生开展交流、跟岗学习培训活动,通过交流学习,提高他们自身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更好地推动我县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隆 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