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版:综合总第1332期 >2021-07-27编印

抗美援朝老战士孙景坤:坚守初心 英雄本色
刊发日期:2021-07-27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孙景坤

  6月29日上午,66岁的孙福贵进京代97岁的父亲孙景坤领取“七一勋章”。孙景坤是谁?他是中国人民志愿军40军119师357团3营7连战士,他是投身家乡建设的村干部,他是无言的英雄。

征战疆场 向死而生

  【三渡鸭绿江】

  1950年,朝鲜内战爆发,战火烧到鸭绿江边。刚从海南战场得胜而归的孙景坤又随部队集结安东(现辽宁丹东),待命过江。

  10月的一天,上级下达了命令,孙景坤第一时间随部队一起跨过鸭绿江。

  孙景坤所在部队很快与美军在朝鲜龙水洞地区展开激战,冲锋在前的孙景坤腿部中弹,被送回丹东治疗。腿伤还没好利索,孙景坤就第二次过江奔赴前线。

  “没想到一到朝鲜,找不到之前的部队了。”疗伤归来的孙景坤与部队失去了联系,只好二次回国。

  打听到自己部队的下落,两天后,他第三次过江追赶部队,在上甘岭前沿找到了部队,并立即投入战斗。

  【决战161高地】

  回忆起一生最难忘的战斗,孙景坤眼噙泪花。

  1952年10月27日,孙景坤闯进了357团3营指挥部请求参战,营长当即命令他向161高地增援。

  那时,阵地上的3营8连只剩下副连长支全胜和5个战士。就在这时,孙景坤带领营部9名战士,一人扛着一箱手榴弹,利用敌人火力死角,机智勇敢地冲上161高地。

  这场战斗,孙景坤和战友们一连击退敌人6次反扑;这场战斗,还是志愿军发起的1952年秋季战术反击作战重要组成部分,有力支援了著名的上甘岭战役。

  这次战役中,孙景坤立一等功一次。1953年,在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举行的纪念抗美援朝战争三周年授功典礼上,孙景坤荣获一级战士荣誉勋章。

解甲归田 不忘初心

  【复员回乡 绝口不谈功绩】

  1955年孙景坤复员,他放弃了留在城里工作的机会,决定回家乡务农,待在亲人身边。

  回乡之后,孙景坤将组织关系交给村党支部,退伍手续交给地方民政部门,对功绩只字未提。

  【投身建设 改变家乡面貌】

  回乡后,孙景坤在老家山城村担任村干部。其间,他带领乡亲们大力发展粮菜生产和山城村建设,用几年的时间在滚兔岭上栽下了13万棵松树和板栗树。山城村有一条河,洪水泛滥常年侵蚀土地,孙景坤带领乡亲们一起挡河造田,改造了一百多亩耕地……


淡泊名利 公而忘私

  【克己奉公 甘于奉献】

  孙景坤一生没向组织伸过一次手、张过一次嘴,子女们没跟着这位功勋卓著的父亲沾过一分光。

  大女儿孙美丽说,父亲在生产队当了20多年队长,每每有单位招工,父亲都毫不犹豫地把机会让给别人。

  同村村民一直不知孙景坤的功绩。20世纪90年代,村民张德胜偶然得到一本书,名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四十军战史册》。

  “那上边有许多缴获的飞机大炮,我很感兴趣。”张德胜说,“其中有一页写到奋战在危急时刻的孙景坤……”

  张德胜很激动,马上带着这本书来到孙景坤家。“我当时很震惊,英雄就在身边,他平时从来不讲啊。”

  【英雄故事励后人】

  “老英雄孙景坤的事迹,这一年来团队讲了很多:我们到学校给学生们讲他冲锋陷阵、不惧强敌的战斗故事,到田间地头给村民讲他舍小家为大家、投身乡村建设的动人经历。而在讲述的过程中,我们自身也受到了教育。”“90后”党员高潘说。

  随着孙景坤的事迹慢慢传扬开来,广大干部群众也深受鼓舞。(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