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厢镇良兴村坐落在大石山区的山坳里,村里有一位情系群众的“兵支书”,他就是城厢镇良兴村支书、主任张华伟。这位大山养育出的汉子,以军人身先士卒的本色,带领全村群众在脱贫攻坚战中 “踏着正步”走上了致富的大路,彰显了一名退役军人的责任和担当。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到良兴村的葡萄架下,听一听这位“兵支书”的助农脱贫经。
近日,笔者走进位于城厢镇良兴村的葡萄种植基地,看到一株株葡萄树枝繁叶茂,一串串“绿水晶”挂满枝头,一派丰收在望的景象。葡萄树下,村支书张华伟正在忙着带领村民们采摘葡萄,跟印象中文绉绉的村干部不同,当过兵的张华伟干起活来丝毫不含糊,村民们采摘下来的葡萄,他抬起筐子就往肩上扛,一筐一筐的迅速送往收购点,采收现场热闹非凡,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丰收的喜悦。在村里,村民们都亲切的称张华伟为“兵支书”,他们都说良兴村能有今天的变化可都是这位老兵的功劳。
张华伟今年47岁,是土生土长的良兴村人,1993年参军入伍,1996年退役回乡。退伍返乡后,看到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想到乡亲们生活不易,他毅然选择了留在家乡,为家乡做点事。1999年,张华伟通过竞选当上了村干,由于任期内敢闯敢干,一心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受到广大群众的认可,2005年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
当上支书后,张华伟更加意识到了肩上责任的重大,在十几年的基层工作中,他都在为帮助家乡摆脱贫困而不懈努力着。2018年,政府支持各村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地处大石山区的良兴村,昼夜温差大,非常适合种植葡萄,张华伟便和第一书记、村委其他委员讨论商议后,将收益不高的面积为70亩的蔬菜基地改成葡萄产业园,种上了阳光玫瑰葡萄,并由村里的致富带头人带头种植,村集体经济有了大大的提升。
得益于优质的管理,良兴村的阳光玫瑰葡萄产量一年比一年好,2021年的更是达到了十万斤,但随着丰收的到来也带来了销路难问题,为了帮助村里销售丰收的葡萄,张华伟就发动战友帮找销路,没有物流与仓库就拿出自家的货车与房子,一批批地把村里的葡萄拉到县城叫卖,在张华伟与驻村工作队员的努力下,良兴村的十万斤葡萄终于销售一空,成功地把丰收变成了增收。
目前,良兴村集体经济主要以阳光玫瑰葡萄产业发展为主,多种特色养殖与入股分红为辅,村集体经济收入从2018年度的7.3万元发展到2020年的35.5万元,在实现村集体经济提升的同时,也带动广大群众增收,成功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身为“兵支书”的张华伟也知道,带领村民们在脱贫攻坚路上完成了“正步走”后,下一步就是继续带着大家在乡村振兴的小康路上“跑步走”,他表示也将为实现这个目标继续奋斗。(陈建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