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版:综合总第1385期 >2022-02-15编印

坚守初心使命 深耕“那”文化基础研究
刊发日期:2022-02-15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我是六十年代生人,从小哼唱赞颂祖国的歌曲,听优秀党员的故事,接受党的教育,看战斗英雄电影,可以说是沐浴着党的阳光雨露成长起来的,我的内心早就认定自己是党的人,应该成为党组织的一员。因此,我参加工作后,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经过自己的向上努力和周围老党员的帮助,2003年终于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从那时起,我就给自己确定一个目标,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做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

  由于工作的变动,我的努力方向也随之改变。担任中学教师时,我全身心扑在党的教育事业上;当记者时,遵守职业道德,坚持为民请命,忠于党的舆论导向;到县文联工作后,以繁荣本县文学艺术事业为己任,积极联络会员,开展各项文艺活动。

  2008年,中共隆安县委、县政府依托本县典型的大石铲遗址和丰富的稻作文化资源,决定打造“那”文化品牌。“那”文化就是壮侗语民族的稻作文化,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打造“那”文化品牌,必须把它的内涵挖掘出来,在学术上站得住脚,否则就会显得空洞,经不起推敲。此项工作启动以来,县里邀请了潘琦、梁庭望等知名学者前来考察调研,还先后于2012、2013年召开了两次学术研讨会,收集到二十多篇论文,多方面、多角度论证隆安在壮族稻作文化中的地位,极大地丰富了隆安“那”文化的学术含量。但“那”文化内涵丰富,涉及历史学、民族学、民俗学、考古学等多学科,尤其需要挖掘潜藏在民间的风俗遗存,因此,需要有一支本土的研究队伍,长期对稻作民俗进行调查研究,为有关专家提供原始材料。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搞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并非易事,出成果往往遥遥无期,也没有任何“政绩”,但我牢记党性,以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主动挑起这副重担,甘当“那”文化研究的勤务兵。

  博览群书,武装头脑。打铁还需自身硬,要在“那”文化研究中有所建树,必先用有关的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从2008年开始,我努力阅览有关的书本,十几年下来,已经网购了50多册有关书籍,查阅了有关论文300多篇,对稻作文化知识有了更多的了解;2010——2012年,已经年过不惑之年的我还参加广西民族大学民社学院中国少数民族经济专业的在职研究生学习,毕业论文得到学院院长周建新的亲自指导,被评为优秀学员。

  勤于田野,掌握材料。我虽然是隆安县本土人士,对当地风俗习惯有所了解,但要深入研究,必须详细调研,因此,我经常利用业余时间下乡开展田野调查,掌握相关的材料。2014——2015年,为了完成《清末以来罗兴江流域水利利用情况》课题调研,除了与课题组其他成员一起开展调查之外,还利用节假日时间,骑着摩托车到各村屯调查,行程300多公里,为课题的完成奠定了基础。

  凝心聚力,埋首研究。这十几年中,我一直在机关工作,上班时间都在忙于公务。但一有闲暇,就全身心地投入“那”文化研究中,晚上写,节假日也写。十三年来,共撰写了15篇与“那”文化相关的论文,其中10篇在市级以上报刊上发表。2014年,编著的《壮族稻神祭研究》一书由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此书今年还被评为南宁市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三等奖;2017年,与人合作编著出版了《稻神的四季歌》,今年又完成了《桂南大石铲文化研究》的编著工作。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研究工作虽然辛苦,但我牢记使命,坚守初心,以苦为乐,乐此不疲。如今,我正满怀信心,继续沿着“那”文化研究之路信步前行。 (雷英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