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屏山乡雅梨村陇联屯大石山脚下,有一座占地面积约15亩,建筑面积4200平方米的全进全出式单元化养殖模式的生猪养殖场,被乡亲们称为致富的“金摇篮”。回忆起养殖场建设过程,回乡创业的青年覃娥荣感慨颇深。
返乡创业谋出路 致富带头敢实践
雅梨村是一个典型的大石山区村屯,村里祖祖辈辈都以种玉米木薯为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各家各户散养猪、鸡、牛,但种养规模不大,一年下来农民收入有限,村里的青壮年劳动力大部分外出务工。2020年,在广东务工的覃娥荣返乡创业,成立隆安县达丰生态养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达丰公司),决定用双手改变家乡落后的面貌,用拼搏助力乡村振兴,用实际行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为了避开基本农田,又不占用生态公益林,选来选去才选到现在这个位置。”覃娥荣克服“用地难、融资难、用工难”等各种困难和阻力,一路披荆斩棘,总投资400万元的现代化达丰生态养殖场终于建成。
共同富裕齐进步 反哺桑梓助振兴
悠悠桑梓美,与君共携手。生态养殖场建成后,覃娥荣便想到了如何“反哺”世世代代生活在雅梨村的乡亲。她充分保障村集体和村民的利益,想方设法让村集体和贫困村民得到实惠,不仅解决了信任与协调问题,还让大家在看到实际回馈后充满干劲。该项目在养殖经营过程中创造就业机会和用工岗位,雇用本地村民在家门口务工,每年带动至少16户脱贫户增加劳务收入。雅梨村村民伦敏成夫妻在养殖场打工,伦敏成作为饲养员月工资收入4000元,伦敏成妻子打零工每月收入1000元。伦敏成说:“在养殖场打工,尽管工资水平比不上广州深圳,但是离家近,能腾出时间来照顾老人和孩子,我觉得还不错。”
融合发展重添彩 综合利用美乡村
谈到养殖场猪粪等废弃物的处理,覃娥荣说:“养殖产生的猪粪等废弃物能做到无害化处理,我们跟村民、种果大户签订猪粪供应处理协议,目前产生的所有粪料都拉到果场、田地作为有机肥。”整个养殖场项目2021年已经委托有资质单位开展项目环境保护评价,环评成果已通过相关部门审查。覃娥荣谋求长远发展:“不能因为我们的发展,而侵占子孙的资源。”尽管这两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市场行情一直不好,猪饲料价格也在一直上涨,头两批猪基本上没赚到钱,但是覃娥荣认为困难是暂时的,对投资生猪养殖充满信心。2022年4月上旬,她又进了第三批猪苗2500头,压缩成本,提升品质,从精细化管理要效益。9月上旬出栏,猪价上升到11元,实现纯利润收入80万元,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2022年10月份,养殖场又进了第四批猪苗2500头,为解决养殖场生产经营资金周转问题,达丰公司积极寻求与雅梨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合作,双方达成合作协议。2022年11月中旬,雅梨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投资50万元与达丰公司合作经营,每年达丰公司将支付给村集体收益金2.5万元,养殖场的发展和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实现了同频共振。
乡村振兴大潮下,曾经凋敝的农村重焕生机,成为千千万万青年人实现创业梦想的热土。无数的“覃娥荣”扎根在乡村,他们的热血、挫折、希望、成功都会铭刻在乡村振兴伟大事业的篇章里。(曾文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