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版:要闻总第1537期 >2023-09-01编印

甘玉闻:激活志愿服务的乡村力量
刊发日期:2023-09-01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孩子们口中的“姐姐”甘玉闻。(陆明利 摄)

  在那桐镇那元村,村委委员、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儿童主任甘玉闻是一个温暖的存在。村里的孩子们喜欢她,大学生们爱戴她,村民群众认可她,这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党员,扎根在农村一线,在播撒爱心中引领健康向上的正能量,在乡村治理中凝聚大学生志愿者的“青春微光”,在乡村建设中充分展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尽职尽责的儿童主任

  在那桐镇那元村,孩子们发生争执或矛盾时,会第一时间找“玉闻姐姐”来解决。“2018年担任儿童主任后,我经常帮村里的孩子解决问题,他们就这么叫开了。”能成为孩子们口中的“姐姐”,甘玉闻很开心,她觉得这是孩子们对自己的信任与依赖。

  那元村共有2200余人,目前有12名留守儿童和5名困境儿童,留守儿童的数量呈现减少趋势。“这几年,我们积极向外出务工人员宣传,尽可能让孩子的父母有一人在家或就近务工,从家庭层面加强对儿童的照顾和关爱。”

  甘玉闻记得刚担任儿童主任不久,组织开展了一项主题为“感恩的心”的手工活动时,一个10岁的小姑娘不愿意参加,并一直哭。小姑娘说,父母都在外地务工,已经一年多没有回家。看着小姑娘悲伤的样子,甘玉闻很心痛,安慰着小姑娘,拿出手机让她与母亲视频连线,让小姑娘看看妈妈的样子。“之后,我多次与其母亲沟通,让她多与孩子聊聊天,关注孩子的成长。”甘玉闻说。

  甘玉闻觉得,在关注留守儿童生活的同时,更应关注其心理健康。“留守儿童容易孤僻、自卑,从而影响其健康成长。”为更多地关注这些孩子,那元村委会干部每人都与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结成对子,经常入户帮助解决困难,开展亲情陪伴。甘玉闻一直与村里的留守儿童小甘姐弟结对,照护两人成长。2022年,小甘到镇里上学,她很不适应,不知如何与老师和同学沟通,也感觉没有人关心自己,就哭着找到甘玉闻说不想上学。甘玉闻耐心地劝导她,又向老师介绍了小甘的情况,请他多关心小甘。在甘玉闻和学校、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小甘熟悉了学校的环境,成绩有了提高,人也变得开心起来。

  “我目前是村里的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兼任儿童主任,虽然忙碌些,但能帮助孩子们健康成长,我觉得很有价值。”甘玉闻说,村里还成立了由社工、专家等组成的亲子教育讲师团,向留守儿童的爷爷奶奶等开展讲座,讲解如何与孩子沟通、如何照顾他们,努力为留守儿童构建温暖的家庭环境。

让“儿童之家”成为孩子们的快乐之“家”

  在那元村,有一个孩子们都很喜爱的小屋,每到假期,他们每天都在这个小屋里玩游戏、学知识、写作业,表现好的还有“奖励”。这个洋溢欢声笑语的小屋就是那元村的“儿童之家。

  甘玉闻,就是这个“儿童之家”的负责人。2018年,那元村“儿童之家”在县妇联的指导下开始创办,甘玉闻义不容辞,在县民政局引进的齐悦社工组织的指导下,开始规范运行“儿童之家”。

  作为曾经创办过幼儿园,做过近十年幼儿教师的甘玉闻,如何组织孩子们开展活动得心应手。她实行分班教学制,按照相应的年龄段分为小班、中班、大班。孩子们白天参加活动放松身心,晚上完成假期作业,她与志愿者会进行相应的辅导。每次活动时限一星期,之后再召集另一批孩子,而参加过活动的不少孩子仍十分乐意留下来继续参加活动。

  “每天都有很多好玩的游戏,我们能学到很多知识,还有礼物可以拿!”村里的孩子甘典方因为在手工活动后主动留下来进行打扫工作,获得了两枚“金币”奖励,他开心地“炫耀”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在这个炎热而漫长的暑假里,甘典方和他的小伙伴每天都会准时出现在“儿童之家”, 他们在这里收获了快乐,也收获了知识。

  “儿童之家”拓展了许多服务项目,包括为处于青春期的女孩子们教授青春期性知识,教会她们如何保护好自己;在“三月三”等传统节日里组织孩子们做艾叶糍粑、进行节日主题绘画等活动,这些活动既提高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又传承了传统文化;“儿童之家”还十分关注一些单亲、留守或家庭困难的孩子,上门邀请他们参加相关活动,引导他们走出孤独,融入集体;为村里的家长开设一系列关于如何教育孩子健康成长的课程等。

  这种“劳逸结合”的模式深受家长们的欢迎,并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们纷纷表示,孩子们在“儿童之家”玩得开心、学习有进步,去干活放心又安心。

  “我们的目标是让孩子们放下手机,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甘玉闻说,因为做过多年的幼儿教师,孩子们的教育问题一直是她牵挂的问题,能够在“儿童之家”发挥余热,她感到自己的人生价值得到了充分体现。

凝聚乡村振兴中的“青春力量”

  “那元之光”是那元村大学生志愿服务团队的名称,这支队伍的成立,凝聚着甘玉闻的心血。

  2018年7月,暑期到来。甘玉闻发现,村里放假回来的大学生、中学生们几乎每天都在睡懒觉、玩手机,“我看着真是焦急,得想办法让他们动起来!”而此时,刚刚成立的那元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让甘玉闻有了主意。她要组织放假返乡的大学生们做志愿者,开展暑期公益课堂,给孩子们上课。

  甘玉闻通过亲戚朋友的介绍,拉来了首批3个大学生志愿者。她引导大学生们策划组织活动,在“儿童之家”带着“大孩子”管理“小孩子”,志愿者们根据自己的特长,为孩子们安排了暑期安全知识讲座、美术、音乐等多种活动内容,让孩子们度过了一个快乐假期。

  慢慢地,她建立的那元村大学生志愿者微信群,“入群”的人越来越多,从3人到十几人,再到如今的100多人。几年来,在她积极宣传发动和引导下,乐意参加公益活动的大学生越来越多。除了那元村的大学生,附近的浪湾村、那门村,定江村及华侨管理区一些大学生也踊跃报名参加。志愿领域不断拓展,增加了防溺水知识、篮球兴趣班、手工制作美食等课程,还学习洗衣服、剪指甲、梳头等家常事,正确引导青少年在寓教于乐、寓学于乐的氛围中学习知识,陶冶情操。同时,让大学生志愿者分享大学学习生活,向孩子们传授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渡忑屯的甘宝龙因学习成绩较差,2021年春季学期辍学后,到广东打工。2022年春节回家,他聆听大学生志愿者的分享后,激发了他的学习热情,并重返校园,完成初中学业,当年考上广西职校。

  2020年起,这支志愿服务队伍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入户排查、社区服务、文明创建、家乡建设等多项志愿服务活动,把政策咨询、服务宣传送到群众身边,让文明新风尚融入乡村生活,促进乡村邻里和谐关系,深受群众喜爱。截至目前,累计志愿服务时长1200多小时,服务3500多人次。

  在志愿服务中,这些大孩子们也在快速地成长。就读于广西民族师范学院的甘舒萍在加入志愿服务后,在甘玉闻的培养下,担任了“队长”,负责牵头组织大学生们策划开展活动,感觉到自己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明显提升。就读于桂林旅游学院的甘道睿说,“我上了大学之后,看到了外面的精彩世界,我将自己的见闻告诉孩子们,希望他们努力读书,将来也要考上大学。”

  甘玉闻说,现在村里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但是村里的事务越来越多,引领这些大学生志愿者加入乡村治理的队伍,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是人才振兴的一个尝试。“我要继续做好这项工作,让大学生们一批一批地接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不断为乡村振兴凝聚‘青春力量’!”(黄艳英   陆明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