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版:综合总第1545期 >2023-09-29编印

屏山乡团结村:红色资源“火起来” 乡村振兴“活起来”
刊发日期:2023-09-29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团结村岜官屯房屋错落有致。(黄永福   摄)

  近年来,屏山乡团结村依托本村红色资源,以红色文化为核心,注重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激活乡村文化基因,绘就了乡村振兴美丽画卷。2022年,位于团结村岜官屯的中共隆安县特别支部委员会成立会址获评“南宁市中共党史教育基地”;团结村先后获评“2018~2020自治区卫生村”“2022年度南宁市文明村镇”“2022年南宁市卫生村”。

以红色教育基地赋能乡村建设

  “我从来没想到村里会有这样的变化,现在村里一看过去好像一座小城市一样。”团结村岜官屯村民黄旭晴感慨地道。宽阔整洁的村庄道路、错落有致的农家小院、鲜红如火的党旗、生动感人的浮雕壁画、灰白相间的建筑在茂林修竹中若隐若现……走进岜官屯,仿佛进入一幅幽深静谧、历史厚重的乡村画卷,令人赏心悦目的同时,不免心生敬意。如今的岜官屯,在村口集中建设了家禽家畜养殖场所,实现了人畜分居;建设了下水道、化粪池,有效解决了农村生活污水排放问题;设立了垃圾分类亭,垃圾乱丢乱放的现象没有了。中共隆安县特别支部委员会成立会址成了我县热门的“红色打卡地”,每年都会吸引许多游客前来学习红色文化,也成为各单位、各部门开展党建活动的红色教育基地,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花一叶,都见证了一段红色记忆。红色资源“火起来”了,团结村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村庄亮丽了,村民富裕了。

  现在,团结村所有自然屯都通了水泥路,都有干净充足的自来水,并且已接通宽带网络和有线电视,安装上了路灯,村里还建设了卫生室、文化室、篮球场、戏台、农家书屋,基础设施完善了,村民的幸福感也更强了。

以红色文化涵养文明乡风

  丰厚的红色文化底蕴,是团结村文明乡风的摇篮。团结村推进典型选树机制,在普通群众中广泛寻找示范引领的个人和家庭,持续推动榜样引领作用,2022年共评选出“星级文明户”10户,在全村营造了“尊老爱幼、移风移俗、和睦相处、和谐发展”的良好风气。2022年,团结村15个村民小组还根据实际情况重新修订了《村规民约》,实现红白理事会、移风易俗村规民约“两个全覆盖”,引导村民转变观念,身体力行,减少索要高价彩礼、厚葬薄养、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陋习,合力开创团结村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新局面。

  在团结村,“公勺公筷 健康你我他”“绿色文明 健康环保”“互敬互爱好家庭 互帮互助好邻里”“干净整洁靠大家 房前屋后勤打扫”等文明标语随处可见,一股浓厚的文明气息扑面而来;在各村的宣传栏里,张贴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明创建等宣传内容;在岜官屯,“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建设红色美丽乡村”16个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仿佛一个文明能量站,在潜移默化中,引导着团结村的村民们做文明人,行文明事。

以产业发展带动乡村振兴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关键。在传承弘扬红色文化过程中,团结村充分发挥本村红色资源和区位优势,引导群众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以产业振兴推进乡村振兴,让乡亲们的钱袋子鼓起来,日子越过越红火。

  近年来,团结村大力发展养殖业,每年产出七彩山鸡6万羽、肉鸡3.6万羽、鹌鹑6万羽、猪300头。目前发展有一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即广西福蓉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屏山团结种植基地,种植香蕉761亩,土地流转带动169户农户增收,每年每户平均增收近4000元,并且每年可吸纳周边村民5000多人次到基地务工增收。

  在乡村振兴的路上,团结村将继续充分发挥红色教育基地在滋润人心、德化人心、凝聚人心等方面的作用,让红色精神成为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促进文明之花盛放,绘就村庄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美好画卷。(陈素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