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版:文学总第1595期 >2024-04-09编印

魂梦故乡的“那”
刊发日期:2024-04-09 阅读次数: 作者:​晨曦  语音阅读:

刊头摄影   何宏生

刊头摄影   何宏生

  在我的故乡,人们讲的“那”就是稻田(水田)。“那”养活了故乡一代又一代的人。可以说,没有“那”,就没有我们。

  我的故乡坐落武鸣河畔,沿岸都是一垌垌的稻田。村口、村中、村外,都是被“那”包围着的。村中,还有几口大水塘,不论什么时候,水塘里的水,都是满盈盈的。据村里的老人说,故乡被地理先生称为“莲花宝地”。也许托地理先生的吉言,故乡各方面挺不错。我虽然不迷信,但是听到故乡人说我们的地方是“莲花宝地”,我就觉得是无限的美好,她完全符合我的心意,便认定故乡是个风水宝地,喜爱之情油然而生。

  于是,每逢节假日,我一定要回故乡。之所以喜欢回去,因为一方面,去看看我年迈的双亲及弟弟们;另一方面,我可以到熟悉的田间小路走一走,去看看一垌垌的“那”,零距离地接触地气,回忆我曾经辛勤劳动过的地方。

  也许,你会纳闷:故乡的“那”有啥好看头?不为别的,只因为,望着故乡垌垌的“那”,我仿佛回到了过去,看到了未来。

  过去的“那”,所谓过去,于我而言,是20世纪6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即从大集体生产队到承包责任制之前,20多年的时间。在我的印象当中,纯粹就是“那”,种的都是清一色的水稻。

  那时,社员们对“那”可用心了,什么学大寨赶大寨啦,自力更生改变那穷和白,敢把那山山水水另安排;什么深耕改土啦,把“那”深翻,把深翻上来的红泥土运去修筑水利,把水塘里的肥泥挑到“那”里去晒干敲碎,这样才能种田插秧;什么合理施肥啦,插秧完以后半个多月,社员们开始灌溉、耘田、施肥、喷洒农药。其中,最重要的是施肥。施肥,最主要的是农家肥——猪粪、牛粪,那是生产队养的猪、牛产生的肥料。生产队有时也跟农户买猪粪、牛粪。猪粪,那是农户自己养猪才有的。至于牛粪,是社员到野外去捡回来,交给生产队,可以挣到工分(工钱)的。当然,仅仅靠农家肥是远远不够的。有头脑的队长,还会发动社员们去铲草皮,把它们烧成灰,当作是钾肥了,据说草木灰富含钾肥,给稻田撒草木灰可以使稻谷的颗粒饱满。此外,队长还会动员社员们去割绿肥,这里所说的绿肥,是指春夏之交,村边、野外长出的各种嫩绿的树叶,把它们填埋在水田里沤好当肥料。当然,除此之外,施的肥料还有化肥。我还清楚地记得那时的化肥有尿素、碳酸氢铵、硫化钾、氯化钾、过磷酸钙、钙镁磷肥等。可以说,当时施肥,主要以农家肥为主,化肥为补。这是由于当时的经济收入不高的缘故。不过,这对当时来说,我的故乡算是公社里比较富庶的村子。说到富庶,是不能同日而语的,只是工分值(收入)比较高,还能吃到大米饭,而且还只是稀饭;干饭,虽然每周或碰上电影工作队下乡放映露天电影时只能煮一次,但是我还时常引以为荣。

  每当夏季双抢时,我们孩子们,男女有别。女的,小的(五年级以下,当时还没有六年级,还没有普及九年义务)一放学或放假回来,就到田间去拾稻穗交给生产队挣工分;大一点(初中以上,下同)的跟着社员们去种田或积肥。积肥,实际上是去野外去捡牛粪。男的,小的去帮生产队晒稻谷;大一点的去养牛或学爬田犁地。冬天呢,我们则帮生产队翻晒禾秆,挑禾秆回到操场上归堆,叠成像一座座的小山,等到入冬时拿来喂牛。不然,就是跟社员们去砍甘蔗或者是去捡甘蔗叶拿来喂牛,再则就是去拔木薯、捡木薯,拿来晒干喂养生产队的猪。这样,节气时,生产队可以杀几头大肥猪分给社员们,我们可以吃上猪肉(要知道,那时菜里没有几滴油),这在别的村屯是极少有的,这是故乡人的得意之处,也是我对故乡念念不忘的原因之一。

  以上这些,可以说是故乡过去的“那”,最初给我的美好印象。尽管是这样,我还是深感遗憾的。因为,那时是大锅饭,集体出工,社员们的积极性不高,不少人出工不出力。这样,生产队队长再有能耐,也是无法带领社员们走上富裕之路的。所以,那些年头,我们的温饱问题,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

  那么,现在(即实行生产承包责任制以后至今)故乡的“那”焕发出了勃勃生机,亩产由过去的三四百斤到现在的上千斤,粮食产量翻了好几倍,种一造的水稻,产出的粮食可以供应人们一年或几年的需求。我印象最深刻的是,1982年(那是我们县刚实行生产责任制的第一年),故乡的粮食获得了大丰收,所有的农户粮食堆满仓,不仅卖了公购粮,而且卖出的都超过国家规定的要求,是双购粮、三购粮……当时,公社粮所都不愿收购粮食了。因此,对前来卖粮食的农户,要求更高,晒干了还要晒干,风干净稻谷了还要再风干净,价格也一压再压。

  不久,市场经济开放了,特别是党的富民政策落实以后,乡亲们解放思想,开动脑筋。为了谋求更多的经济效益,他们生产不再单一,而是多种经营。“那”除了种植水稻以外,还种植马蹄、莲藕、西瓜、蜜本南瓜、甘蔗、橙子、柑橘、龙眼、香蕉……有的“那”甚至养上了塘角鱼、泥鳅等,经济收入比过去增长了十几二十倍。故乡的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人们的生活富裕起来了。乡亲们都建起楼房,不少人还买上了私家车。乡村的小路,不再是泥泞的路,路上不再是猪鸡牛粪满地,而是干净整洁、硬化的水泥路,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如今,乡亲们,又把自己的土地流转起来,承包给了福建、浙江、海南、桂林等地的大老板来种甘蔗、香蕉、柑橘、火龙果等经济作物。现在,故乡地势比较高的“那”种上了香蕉,地势比较低的“那”,有的还是种水稻,是原汁原味的“那”,有的则种上别的经济作物,种类繁多,数不胜数。

  总之,“我们的理想在希望的田野上。”我深信: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党的惠民政策全面实施,故乡会变得越来越美好。乡亲们再也不用到外面去打拼,而是在自己的家门口打工,高兴地挣着两份工资(土地承包金、打工钱),生活会更加惬意。故乡的“那”,原有的优势将会得到了充分地发挥,显得更加生气蓬勃,蒸蒸日上!这样充满魅力的“那”,我怎能不魂梦回归?怎能不常驻足观望?怎能不回味无穷?怎能不无限期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