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版:综合总第1621期 >2024-07-19编印

自治区公安机关严厉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
​反诈识诈,谨防这些“套路”
刊发日期:2024-07-19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贵港李某网上结识“香港高管”,被对方以投资理财获取暴利为诱饵骗走数百万元;南宁覃某在家扫描陌生快递二维码,在“客服”诱导下,下载涉诈App并参与刷单任务,被骗百万余元……

  记者从自治区公安厅了解到,广西电诈案件以刷单返利类、虚假购物服务类、虚假网络投资理财类、贷款或代办信用卡类、冒充电商物流客服类、网络游戏产品虚假交易类、冒充公检法及政府机关类、冒充领导熟人类等8类案件为主。“以上8类案件发案数和造成损失数分别占全区电诈案件的85.34%和91.6%。”自治区公安厅副厅长朱永辉介绍。

  公安机关侦查发现,一些群众通过社交媒体、网络平台或亲友介绍接触诱人的所谓“赚钱机会”,例如买卖或租借个人银行卡、电话卡,参与刷单返利任务,转发推广涉诈引流信息,轻信网上“轻松兼职”,或是被“境外高薪”招聘信息诱惑,出境到电诈窝点被胁迫参与犯罪等,成为了犯罪分子的帮凶。

  据了解,诈骗分子使用特定手机通话功能实施诈骗的案件明显增多,案件的类型呈现多样化,犯罪嫌疑人紧跟时事热点设计“话术剧本”,甚至为特定人群“量身定做”诈骗话术,使防范识别难度持续加大。

  哪些领域是电信诈骗高发区?电诈“工具人”的常见形式有什么?近日,自治区公安厅公布电信网络诈骗典型案例,包括投资理财、刷单返利、冒充政府工作人员等诈骗类型,提醒群众注意防范,守好钱袋子。我区将进一步加大打击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工作力度,全面深化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最大限度挤压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生存空间。

A “香港高管”诱导虚假投资理财

  今年3月,李某在网上结识一名自称香港某公司高管的男子,被该“高管”以投资理财获取暴利为诱饵,诱导其在多个银行账号转账,共计被骗数百万元。贵港市公安局港北分局经过深入侦查,成功抓获犯罪嫌疑人24名,为李某挽回经济损失552.6万元,成功破获这起特大虚假投资理财诈骗案,这也是今年以来广西公安挽损数额最高的电诈案件。

【防范提示】不轻信“公司高管”  不下载陌生App

  民警提醒,诈骗分子通过网络社交工具、短信、网页等多种渠道发布推广投资理财的信息,寻找受害人并建立联系,让受害人先在涉诈App(虚假投资平台)上帮其操作,制造“稳赚不赔”的假象,最后诱导受害人转钱到涉诈App上,实施诈骗。因此,网络交友需谨慎,不要轻信所谓“公司高管”“理财大师”等虚假身份以及“内幕消息”“稳赚不赔”等花言巧语,不要下载陌生App。投资理财要选择正规投资平台,避免上当受骗。

B 参与刷单返利被骗逾100万元

  今年1月,南宁市公安局南湖分局成功破获一起刷单返利诈骗案。市民覃某在家中收到陌生快递,打开后发现一张兑奖券,刮开中奖后扫描奖券上的二维码联系“客服”,之后覃某收到了所谓“奖品”,便对“客服”产生了信任。

  覃某被“客服”一步步诱导,下载涉诈App并参与刷单任务。在完成多笔刷单业务后,被对方以操作失误为由要求继续转账修复任务,覃某转账百万余元后发现被骗。警方迅速行动,抓获犯罪嫌疑人15名,追回损失140.3万元。

【防范提示】“足不出户、高额佣金”是噱头

  刷单返利类诈骗是目前最常见的电信网络诈骗,诈骗分子通过网页、短信、社交软件等渠道发布兼职广告,以“足不出户、高额佣金”为噱头吸引受害人,诱导受害人下载虚假的刷单App进行所谓的“进阶任务”,承诺通过刷单可以快速获利。公安机关提醒广大群众,收到此类信息时,不要轻信,不要参与刷单。在参与任何网络盈利活动,或者收到中奖信息时,保持警惕心,勿贪心,防下套被骗。

C 打着“国家扶贫基金”旗号诈骗

  今年3月,贺州市民义某收到一份陌生快递,包裹内装有一份印有政府机关“印章”的“文件”。“文件”声称,只要扫描上面的二维码并提供相关资料,就能获得高额“扶贫基金”。义某随即按照“文件指引”到指定软件平台注册信息,被以“先缴纳转账手续费方可申请”“信息输入错误”等理由,先后支付2.45万元后,义某才意识到自己被骗并报警。目前,案件已成功告破,抓获嫌疑人3名。

【防范提示】勿轻易相信陌生快递文件或信息

  民警提醒,这是一起打着“国家扶贫基金”为幌子的新型诈骗案件,此类诈骗往往紧跟时事热点、重点政策,利用群众对政策理解的偏差,伪造国家机关印章,制作假文件博取信任,继而实施诈骗。在日常生活中,收到来源不明的快递时,不要轻易相信其中附带的文件或信息,看似带有政府机关“印章”的文件,应仔细核实其真实性。如有疑问,可联系相关部门进行确认。不要随意扫描来源不明的二维码,不要随意提供个人身份证号、银行账户等敏感信息。也不要向任何陌生账户转账,特别是在对方提出手续费、解冻费等各种名目的费用时,更应保持警惕。

D 提供手机帮助实施“手机口”诈骗

  今年3月,我区3名人员通过提供通联手机协助境外诈骗分子实施“手机口”诈骗,即通过聊天软件将自己的手机与诈骗分子通联,诈骗分子通过远程操控通联手机向受害人实施诈骗。我国境内先后有两名受害人被骗16万元。目前3名人员已被公安机关抓获,并以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被立案侦查。

【防范提示】废弃的“两卡”要及时注销

  民警提醒,废弃的电话卡、银行卡不要随意丢弃,对于不再使用的“两卡”,应及时办理注销手续,保护个人信息。非法出租、出售个人电话卡、银行卡属于违法行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妥善保管好自己的身份证、手机、银行卡、网银U盾等个人物品,防止信息泄露。如接到可疑诈骗电话、短信等,应保持高度警惕,并及时拨打96110或立即向辖区公安机关举报。(来源:《广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