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们正在赶制订单。
近年来,我县持续推进帮扶车间的健康发展,吸纳广大群众就近就业持续增收。为提高就业者的劳动技能,近年来,我县采取“先培训再上岗”的模式,针对不同群体、不同需求免费为群众开展技术培训,提升劳动者就业技能增强竞争力,帮助更多家庭实现增收致富。
位于隆安县农民工创业园的粤桂帮扶车间——广西兴富制衣有限公司车间里,一排排缝纫机整齐排列,一个个忙碌的身影映入眼帘。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赶制订单,伴随阵阵“嗒嗒”声,缝纫机不断“吐出”针脚细密整齐的布料。
据了解,广西兴富制衣有限公司于2018年从澳门引进,从开始的1个车间发展到了现在的4个车间,带动了260多人就业,其中脱贫户109人,新手员工占总人数的20%~30%。为了帮助新手员工快速熟悉工作,上岗前公司会安排培训,试用期间“老带新”一对一指导,达到要求后即可独立上岗。此外,总公司还设立了稳岗奖励,新员工入职工作满6个月即可获得一次性补贴2000~4000元,为大家平稳渡过“新手期”又增加了一层保障。
隆安县川枫恒耀服饰厂也是粤桂协作帮扶车间之一,记者在该厂的车间里看到,刚入职7天的新员工李彩玲已经能熟练地操作缝纫机,只见她双手配合缝纫机上下翻动布料,动作麻利,已经没有新手的样子。
据隆安县川枫恒耀服饰厂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厂于2023年通过粤桂协作招商引资引进,自落地隆安后,有效吸纳当地100多名群众来到公司务工。考虑到有些宝妈有接送小孩、照顾老人等需求,川枫服饰实行弹性上班,允许员工根据自己的时间灵活安排上班时间,并为员工提供宿舍和中餐晚餐,不仅解决了职场宝妈的后顾之忧,而且激发了大家的就业热情。
来自丁当镇的韦利锋和城厢镇的王凤奎结伴前来了解招工情况,对川枫恒耀服饰厂条件十分满意。二人此前在外打工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术,为方便孩子上学,照顾家庭,不得不放弃高薪工作返乡再就业。
近年来,我县以农民工创业园建设为主抓手,充分发挥园区产业集聚效应,承接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引入服装、电子元件等类型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提供了工作时间灵活且技术要求不高的岗位。我县针对不同工种的就业需求,不定期组织缝纫工、叉车司机、电商直播、农作物种植、保洁保育等工种的培训班,让各种技术培训走进乡镇、走进(村)社区,帮助群众提高职业技能,扩大就业范围。今年以来,共组织职业技能培训班37场次,参训人员1321人,其中脱贫户808人。
据统计,截至目前,我县已有粤桂帮扶车间10个,带动就业1657人(其中脱贫人口579人)。下一步,我县将继续加强粤桂帮扶车间建设和管理工作,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让更多的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为乡村振兴增添动力、增加活力。(文/图 吴 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