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版:综合总第1648期 >2024-11-01编印

矗立稻田里的龙楼塔 你知道它的故事吗
刊发日期:2024-11-01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那桐镇龙楼塔。(卢昱霞  摄)

那桐镇龙楼塔。(卢昱霞  摄)

  近日,经过专家团队的评审论证和县人民政府审查审定,确认将“隆安县红七军烈士纪念碑、布泉河三十一孔桥、巴香村龙王坝、南圩镇更驮桥、永安渡槽、龙楼塔和儒浩村大王庙”7处建(构)筑物纳入隆安县第二批历史建筑保护名录。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龙楼塔,看看它有什么样的故事?

  霜降时节,那桐镇田间一片金黄,一座青砖碧瓦的宝塔矗立稻田边。从右江吹来的清风,吹拂着宝塔,也给在田间忙碌的村民带来阵阵清凉。那桐镇那桐社区龙楼屯的村民说,“我们每天在地里劳作,久不久都会看一眼宝塔,看到它,心里就特别踏实。”

  村民们口中的宝塔就是位于那桐镇那桐社区龙楼屯的龙楼塔,它屹立在龙楼屯东南方向1公里处的田野上,是当地田园风光的一道靓丽风景。塔身呈六边形,共7层,高14米,底宽3.6米,为青砖砌筑,由下至上逐层收缩,各层作仿古筒瓦,塔顶有葫芦状塔刹。塔门上方门联横批:龙楼塔,上联:重建雅景存古貌,下联:复兴文物保昌荣。塔身左侧嵌有一块石碑,介绍宝塔的历史渊源和捐资建塔的功德名录。

  据《龙楼志》记载,龙楼塔始建于明朝崇祯辛巳年间(公元1641年),距今已有380多年的历史,由龙楼屯卢氏族人所建。因历史原因,古塔在文革时期遭受破坏。上世纪八十年代,借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在当地政府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和龙楼人的不懈努力下,按原貌对龙楼塔进行了重建修复。1991年12月,历经2个多月,龙楼塔重建修复完工。此后,龙楼塔又巍然矗立在沃野之上,完成了龙楼人“重建宝塔,复兴文物”的美好夙愿。

  百年古塔映日月,凝心聚力谱新篇。龙楼塔重建三十多年来,龙楼屯呈现安居乐业,欣欣向荣景象。逢年过节都举行隆重的祭祀宝塔活动、举办三年一届的庙会和各类文娱活动。一系列的民俗活动极大地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龙楼塔也成为了龙楼人平安、幸福的象征。

  龙楼塔是古代人民祈求兴旺发达、风调雨顺的心理寄托,也是龙楼屯的重要形象,被视为守护龙楼屯水、土、人的祥物,具有一定历史研究价值及群体心理认同感。近日,经专家团队的评审论证和县人民政府审查审定,龙楼塔被纳入隆安县第二批历史建筑保护名录。(卢昱霞 甘道建)